撰文者
出版日期
2022/11/01
首次閱讀
2025/09/07
最後更新
Sep 14, 2025 9:33 AM
書籍類型
紙本
書本分類
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
電子報
💡 Shirky的閱讀系統50: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作者:萬維鋼
出版社:先覺
語言:繁體中文
資料來源:博客來 歡迎光臨博客來

一本書刪到只剩200字
凡人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想改變結果,你得改變系統。
好的系統要有緩衝區、穩定迴路、餘閒。
- 緩衝區:決策只有「做」與「不做」,非黑即白。因此必須保留緩衝區,寧願過分安全,也不能有一點危險。
- 穩定迴路:建立標準作業流程,把工作從開放性的轉變成封閉性的。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持續優化它。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每次選擇一個自己最關心、最適合、最能取得滿足感的事情去完成,從一個個的局部最佳,試著趨近全局最佳,才是可以操作的優化策略。然而,完美是很昂貴的。最好的系統,你應該在付出成本已經比不上減少損失時停止優化。
- 餘閒:是指任何多出來、可以隨意取用的資源。太過精實的系統,就代表沒有任何犯錯的空間。
以「閱讀系統」為例:
- INPUT:過於害怕浪費時間在壞書上,你反而可能會錯過好書。你可以靠設定關鍵字來找書 #事先設定好的 #感興趣的,並且在開始閱讀後,適時地棄坑(不要硬把書讀完)。
- PROCESS:透過提問找出值得摘錄的知識片段,丟到卡片盒筆記,並且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它們彼此連結、慢慢成熟。
- OUTPUT:把知識片段放到設定好的文章模板,撰寫成闡述自身觀點的文章。
閱讀筆記強迫思考發生

卡片盒連結知識片段
卡片 | 卡片連結 |
|---|---|
凡人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 | 好的系統要有緩衝區、穩定迴路、餘閒。想改變結果,你得改變系統。 |
想改變結果,你得改變系統。 | 馬可夫鏈(Markov Chain):你改變的現狀,僅僅只是一個初始條件。只要系統裡頭各種事件的發生機率不變,最終結果還是一樣。凡人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每次選擇一個自己最關心、最適合、最能取得滿足感的事情去做。從一個個局部最佳,試著趨近全局最佳,這才是不確定世界的優化策略。 |
好的系統要有緩衝區、穩定迴路、餘閒。 | 凡人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餘閒(slack):代表任何多出來、可以隨意取用的資源。不是過度浪費,它有兩個好處 ① 勇於決定,不需要取捨;② 勇於探索,不害怕犯錯。完美是很昂貴的。沒有漏洞的系統,不見得是最好的系統。最好的系統,應該在付出成本已經比不上減少損失時停止優化。劃線要預留緩衝區。寧願過分安全,也不能有一點危險。創作的穩定迴路 |
劃線要預留緩衝區。寧願過分安全,也不能有一點危險。 | 黑白決策,就是哪怕不符合邏輯,也要劃線。例如,考大學有錄取分數線,697與698的結果完全不一樣。好的系統要有緩衝區、穩定迴路、餘閒。不確定性:無法評估機率、可能從來沒出現過的事件。由於它無法被系統化管理,公司願意承擔不確定性導致的結果,也帶來利潤。例如,一件流行服飾會不會大賣,這個不確定性是由企業家承擔,設計師不願意承擔,所以他只拿固定的設計費。 |
餘閒(slack):代表任何多出來、可以隨意取用的資源。不是過度浪費,它有兩個好處 ① 勇於決定,不需要取捨;② 勇於探索,不害怕犯錯。 | 不確定性:無法評估機率、可能從來沒出現過的事件。由於它無法被系統化管理,公司願意承擔不確定性導致的結果,也帶來利潤。例如,一件流行服飾會不會大賣,這個不確定性是由企業家承擔,設計師不願意承擔,所以他只拿固定的設計費。好的系統要有緩衝區、穩定迴路、餘閒。 |
每次選擇一個自己最關心、最適合、最能取得滿足感的事情去做。從一個個局部最佳,試著趨近全局最佳,這才是不確定世界的優化策略。 | 不確定性:無法評估機率、可能從來沒出現過的事件。由於它無法被系統化管理,公司願意承擔不確定性導致的結果,也帶來利潤。例如,一件流行服飾會不會大賣,這個不確定性是由企業家承擔,設計師不願意承擔,所以他只拿固定的設計費。想改變結果,你得改變系統。完美是很昂貴的。沒有漏洞的系統,不見得是最好的系統。最好的系統,應該在付出成本已經比不上減少損失時停止優化。 |
灰度認知,黑白決策。 | 黑白決策,就是哪怕不符合邏輯,也要劃線。例如,考大學有錄取分數線,697與698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
黑白決策,就是哪怕不符合邏輯,也要劃線。例如,考大學有錄取分數線,697與698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 灰度認知,黑白決策。劃線要預留緩衝區。寧願過分安全,也不能有一點危險。 |
完美是很昂貴的。沒有漏洞的系統,不見得是最好的系統。最好的系統,應該在付出成本已經比不上減少損失時停止優化。 | 好的系統要有緩衝區、穩定迴路、餘閒。每次選擇一個自己最關心、最適合、最能取得滿足感的事情去做。從一個個局部最佳,試著趨近全局最佳,這才是不確定世界的優化策略。 |
馬可夫鏈(Markov Chain):你改變的現狀,僅僅只是一個初始條件。只要系統裡頭各種事件的發生機率不變,最終結果還是一樣。 | 想改變結果,你得改變系統。 |
風險:已知機率的事件,這可以用保險解決。 | 不確定性:無法評估機率、可能從來沒出現過的事件。由於它無法被系統化管理,公司願意承擔不確定性導致的結果,也帶來利潤。例如,一件流行服飾會不會大賣,這個不確定性是由企業家承擔,設計師不願意承擔,所以他只拿固定的設計費。 |
不確定性:無法評估機率、可能從來沒出現過的事件。由於它無法被系統化管理,公司願意承擔不確定性導致的結果,也帶來利潤。例如,一件流行服飾會不會大賣,這個不確定性是由企業家承擔,設計師不願意承擔,所以他只拿固定的設計費。 | 風險:已知機率的事件,這可以用保險解決。餘閒(slack):代表任何多出來、可以隨意取用的資源。不是過度浪費,它有兩個好處 ① 勇於決定,不需要取捨;② 勇於探索,不害怕犯錯。每次選擇一個自己最關心、最適合、最能取得滿足感的事情去做。從一個個局部最佳,試著趨近全局最佳,這才是不確定世界的優化策略。劃線要預留緩衝區。寧願過分安全,也不能有一點危險。 |
布朗運動/隨機漫步——花粉顆粒一直在水面上跑來跑去,永遠不會停下來。 | 有方向的行走,直線距離跟時間成正比;隨機漫步,直線距離跟時間的平方根成正比。隨機漫步,不是花粉顆粒主動吸引水分子,而是水分子自己來撞它,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阻力。 |
有方向的行走,直線距離跟時間成正比;隨機漫步,直線距離跟時間的平方根成正比。 | 布朗運動/隨機漫步——花粉顆粒一直在水面上跑來跑去,永遠不會停下來。隨機漫步,不是花粉顆粒主動吸引水分子,而是水分子自己來撞它,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阻力。 |
隨機漫步,不是花粉顆粒主動吸引水分子,而是水分子自己來撞它,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阻力。 | 布朗運動/隨機漫步——花粉顆粒一直在水面上跑來跑去,永遠不會停下來。有方向的行走,直線距離跟時間成正比;隨機漫步,直線距離跟時間的平方根成正比。 |
選擇權(option):可選,可不選。選擇是你的權力,而不是義務。 | 選擇權喜歡波動性。因為它是不對稱的,波動越大越好。如果上漲,你的獲利上不封頂;如果下跌,你的損失是固定的(購買選擇權的費用)。買選擇權,其實就是在買保險。為波動性設計選擇權。需求側是選擇權思維。作為消費者,對商品選擇只有權力,沒有義務,所以你會希望市場上有多樣性的商品。 |
選擇權喜歡波動性。因為它是不對稱的,波動越大越好。如果上漲,你的獲利上不封頂;如果下跌,你的損失是固定的(購買選擇權的費用)。 | 選擇權(option):可選,可不選。選擇是你的權力,而不是義務。 |
買選擇權,其實就是在買保險。 | 為波動性設計選擇權。選擇權(option):可選,可不選。選擇是你的權力,而不是義務。 |
為波動性設計選擇權。 | 買選擇權,其實就是在買保險。選擇權(option):可選,可不選。選擇是你的權力,而不是義務。 |
需求側是選擇權思維。作為消費者,對商品選擇只有權力,沒有義務,所以你會希望市場上有多樣性的商品。 | 選擇權(option):可選,可不選。選擇是你的權力,而不是義務。 |
脆弱曲線(Concave):它上行的利益有限,下行的危險卻是無底的。如果你判斷一件事是脆弱曲線,又不是你的義務,那能躲就躲。脆弱的,你要讓它分散。 | 反脆弱曲線(Convex):他下行的風險有限,上行的利益卻不封頂。如果你判斷一件事是反脆弱曲線,你應該主動參與。反脆弱的,你要讓它集中。「系統」思維:有些事情應該拆成小份,降低風險;有些事情應就把大部分資源集中投入。 |
反脆弱曲線(Convex):他下行的風險有限,上行的利益卻不封頂。如果你判斷一件事是反脆弱曲線,你應該主動參與。反脆弱的,你要讓它集中。 | 脆弱曲線(Concave):它上行的利益有限,下行的危險卻是無底的。如果你判斷一件事是脆弱曲線,又不是你的義務,那能躲就躲。脆弱的,你要讓它分散。「系統」思維:有些事情應該拆成小份,降低風險;有些事情應就把大部分資源集中投入。 |
「系統」思維:有些事情應該拆成小份,降低風險;有些事情應就把大部分資源集中投入。 | 脆弱曲線(Concave):它上行的利益有限,下行的危險卻是無底的。如果你判斷一件事是脆弱曲線,又不是你的義務,那能躲就躲。脆弱的,你要讓它分散。反脆弱曲線(Convex):他下行的風險有限,上行的利益卻不封頂。如果你判斷一件事是反脆弱曲線,你應該主動參與。反脆弱的,你要讓它集中。 |
不能只想讀好書,不要害怕浪費時間在壞書上。 | (選書)眼光是有上限的,最終你還是得靠數量。棄坑技巧,如何決定不繼續看完這本書? |
(選書)眼光是有上限的,最終你還是得靠數量。 | 不能只想讀好書,不要害怕浪費時間在壞書上。選書:直接到書店翻閱,靠自己雙眼來找關鍵字。 #事先設定好的 #感興趣的棄坑技巧,如何決定不繼續看完這本書? |
調查研究,是從一個提問開始,深入挖掘一組知識,最終形成論點,圓滿回答這個問題。 | 知識碎片由下而上連結成更大的知識網絡。建構知識網絡,不是去蕪存菁,而是透過「連結」讓知識碎片產生質變,藉以建立有趣的觀點。200字短文的觀點輸出:1. 定義對的問題;2. 解決問題的創意(你的觀點);3. 支持觀點的三個論點(並列、流程、層級)。 |
《唯一的觀眾》:你創作,應該是為了滿足自己——這個唯一的觀眾。 | 為自己創作,不需要想像一個完美顧客。什麼是化身?化身是一個特定的對象,是你的完美顧客,你的內容、產品、服務方案的理想消費者。 |
X factor:人們可以為了這個因素,容忍所有的缺點。X factor 是用來驗證有沒有人特別喜歡這個產品,是「可火性」。 | 以最小可行產品(WHAT)實現解決方案(HOW)。如何找到 X factor?不要光聽消費這怎麼說,你得看他們怎麼做。 |
如何找到 X factor?不要光聽消費這怎麼說,你得看他們怎麼做。 | X factor:人們可以為了這個因素,容忍所有的缺點。X factor 是用來驗證有沒有人特別喜歡這個產品,是「可火性」。 |
你應該在主業之外再弄個秘密專案,這有三個好處:① 讓你可以吸收圈外的營養;② 沒有太過密切的交流,就能保留一些獨創性;③ 你的感覺會很好。 | |
焦點療法:完全不在乎你的過去,只問你覺得什麼是好的。也就是,找亮點、找成功經驗。 | 人們適應不良環境的能力實在太強,強到自己都不自覺。例如,把夾克掛在門把上、把腳踏車鎖在公園長椅上。這就是為什麼焦點團體和問卷調查無效的原因。 |
微小行動改變你的人生
棄坑技巧,如何決定不繼續看完這本書?
創作的穩定迴路
簡短幾句紀錄當下感動
萬維鋼這本書的書名《佛畏系統》就已經講完整個故事。這本書應該是組合自他「精英日課」發表過的文章,其實知識含量很高,他的觀點也滿有趣的。
《佛畏系統》解釋了為什麼要有系統,以及什麼是好系統,但是如果你想要學習如何建立系統,這本書可能不太適合你…
留言
暱稱 | 內容 | 發佈時間 |
|---|
你可能也會喜歡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
《內容電力公司》:優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
《內容電力公司》:優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