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
出版日期
2014/10/07
首次閱讀
2025/08/04
最後更新
Aug 31, 2025 8:27 AM
書籍類型
紙本
書本分類
⭐️內容創業模式(必讀)商業財經管理與領導
電子報
💡 Shirky的閱讀系統48: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作者:Peter Thiel, Blake Masters
譯者:季晶晶
出版社:天下雜誌
語言:繁體中文
資料來源:博客來 歡迎光臨博客來

一本書刪到只剩200字
Thiel 在《從0到1》提出:成功的企業都是靠解決一個獨特問題而贏得獨占地位,解決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種差異性:
- 專利技術
- 網路效應
- 規模經濟
- 品牌
根據經驗法則,重點的專利技術要比最接近的替代品好10倍以上,才能取得真正的獨占優勢。
一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隨著使用人數增加,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進而吸引更多使用者。
由於更多使用者加入,固定成本(廣告、研發、設施)得以分攤。
依賴品牌而不靠實力來經營,是件危險的事。換句話說,你的產品或服務必須有其他差異性,品牌才會有價值。
為了創造10倍優勢,新創公司最完美的目標市場就是找出群聚在一起的一小群特定人士,而且幾乎沒有人服務他們。這讓我想起 John 的《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你應該先定義出一個服務不足的利基市場,盡你所能去填補這個空白,也就是 Seth 在《這才是行銷》提到的最小可行市場(Smallest Viable Market)。等你占據這個特定的利基市場後,再逐步擴展到相近的市場。舉例來說,Amazon 先賣書,然後才開始拓展到音樂CD、玩具、電子產品、工具等。
閱讀筆記強迫思考發生

卡片盒連結知識片段
卡片 | 卡片連結 |
|---|---|
靠解決一個獨特的問題,建立獨占企業。 | 你需要刻意創造值得談論的商品。沒人會想聊一件平凡無奇的商品,所以你的商品要獨特、有主打的功能、以及想要服務的目標客群。新創事業最完美的目標市場:針對一小群特定人士,他們群聚再一起,而且幾乎沒有人服務他們。好的商業計畫必須回答這七個問題:1. 你有找到別人沒看見的獨特商機?2. 能獨占小市場嗎?3. 能取得10倍優勢嗎?4. 這時間點切入好嗎?5. 有技術團隊嗎?6. 有銷售計畫嗎?7. 優勢能持續10年以上嗎?設計思考流程:① 把觀察轉譯成洞見;② 把洞見轉化成產品或服務;③ 改善生活/解決痛點。如何獨占市場?找出一小群特定人士的1個獨特問題 → 提出好10倍的解決方法 → 人機共生、軟硬體整合 |
如何維持獨占?專利技術、網路效應、規模經濟、品牌。 | 網路效應:一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隨著使用人數增加,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進而吸引更多使用者。「先行者優勢」關鍵在於:應用關鍵技術解決顧客的迫切痛點,藉以”快速取得相對規模”。根據經驗法則,重點的專利技術要比最接近的替代品好10倍以上,才能取得真正的獨占優勢。規模經濟:吸引更多使用者 → 相對規模(達到臨界點)→ 降低固定成本(廣告、研發、設施)→ 吸引更多使用者 |
根據經驗法則,重點的專利技術要比最接近的替代品好10倍以上,才能取得真正的獨占優勢。 | 如何維持獨占?專利技術、網路效應、規模經濟、品牌。如何取得10倍優勢?① 發明全新產品;② 大幅改善現有的解決方法; ③ 優越的整合設計。好的商業計畫必須回答這七個問題:1. 你有找到別人沒看見的獨特商機?2. 能獨占小市場嗎?3. 能取得10倍優勢嗎?4. 這時間點切入好嗎?5. 有技術團隊嗎?6. 有銷售計畫嗎?7. 優勢能持續10年以上嗎?如何獨占市場?找出一小群特定人士的1個獨特問題 → 提出好10倍的解決方法 → 人機共生、軟硬體整合 |
如何取得10倍優勢?① 發明全新產品;② 大幅改善現有的解決方法; ③ 優越的整合設計。 | 根據經驗法則,重點的專利技術要比最接近的替代品好10倍以上,才能取得真正的獨占優勢。優越的整合設計是什麼?① 橫跨軟硬體,例如好用的觸控螢幕介面+靈敏的觸控螢幕材料;② 人類和機器的共生關係,例如電腦在設計出色的使用者介面標示出可疑的交易,再交由專家做最後的判斷。好的商業計畫必須回答這七個問題:1. 你有找到別人沒看見的獨特商機?2. 能獨占小市場嗎?3. 能取得10倍優勢嗎?4. 這時間點切入好嗎?5. 有技術團隊嗎?6. 有銷售計畫嗎?7. 優勢能持續10年以上嗎?如何獨占市場?找出一小群特定人士的1個獨特問題 → 提出好10倍的解決方法 → 人機共生、軟硬體整合 |
優越的整合設計是什麼?① 橫跨軟硬體,例如好用的觸控螢幕介面+靈敏的觸控螢幕材料;② 人類和機器的共生關係,例如電腦在設計出色的使用者介面標示出可疑的交易,再交由專家做最後的判斷。 | 如何取得10倍優勢?① 發明全新產品;② 大幅改善現有的解決方法; ③ 優越的整合設計。如何獨占市場?找出一小群特定人士的1個獨特問題 → 提出好10倍的解決方法 → 人機共生、軟硬體整合 |
新創事業最完美的目標市場:針對一小群特定人士,他們群聚再一起,而且幾乎沒有人服務他們。 | 那個願意付錢、希望你成功的完美顧客,就是你的「最小可行市場」。定義出一個服務不足的利基市場,盡你所能去填補這個空白。思考創業題目時,不要只想著最後的市場規模,也要思考第一步:能不能小規模進行測試?不要以為你可以服務每一個人,行銷問的第一個問題「哪個人?」→ 找出願意付錢、希望你成功的人 (最小可行市場)。靠解決一個獨特的問題,建立獨占企業。先占據一個特定的利基市場,然後逐步擴展到相近的市場。 |
先占據一個特定的利基市場,然後逐步擴展到相近的市場。 | 新創事業最完美的目標市場:針對一小群特定人士,他們群聚再一起,而且幾乎沒有人服務他們。什麼是好的目標事業?可以從小規模開始測試,又可以隨時間規模化。思考創業題目時,不要只想著最後的市場規模,也要思考第一步:能不能小規模進行測試?有競爭優勢的小眾平台:①鎖定具有迫切需求的小眾市場;②發展關鍵技術解決痛點/養成顧客依賴心理;③以數位平台快速取得相對規模;④透過規模化,分攤固定成本(廣告、研發、設施)。新創事業必須有在大規模市場(數十億美元)成功的潛力。請記住,每當你銷售產品並解決問題時,就會出現一個新問題。因此,在創造銷售漏斗時,你需要問:「下一個需要解決的明顯問題是什麼?」 |
新創事業必須有在大規模市場(數十億美元)成功的潛力。 | 什麼是好的目標事業?可以從小規模開始測試,又可以隨時間規模化。先占據一個特定的利基市場,然後逐步擴展到相近的市場。一家科技公司的價值多半要成立10-15年後才會顯現。 |
好的商業計畫必須回答這七個問題:1. 你有找到別人沒看見的獨特商機?2. 能獨占小市場嗎?3. 能取得10倍優勢嗎?4. 這時間點切入好嗎?5. 有技術團隊嗎?6. 有銷售計畫嗎?7. 優勢能持續10年以上嗎? | 靠解決一個獨特的問題,建立獨占企業。如何取得10倍優勢?① 發明全新產品;② 大幅改善現有的解決方法; ③ 優越的整合設計。根據經驗法則,重點的專利技術要比最接近的替代品好10倍以上,才能取得真正的獨占優勢。個人銷售(顯然需要銷售員)與傳統廣告(不需要銷售員)之間有個死亡地帶。刊登廣告無法說服消費者掏出1000美元,但產品定價卻沒辦法派銷售員去拜訪潛在客戶。 |
個人銷售(顯然需要銷售員)與傳統廣告(不需要銷售員)之間有個死亡地帶。刊登廣告無法說服消費者掏出1000美元,但產品定價卻沒辦法派銷售員去拜訪潛在客戶。 | 好的商業計畫必須回答這七個問題:1. 你有找到別人沒看見的獨特商機?2. 能獨占小市場嗎?3. 能取得10倍優勢嗎?4. 這時間點切入好嗎?5. 有技術團隊嗎?6. 有銷售計畫嗎?7. 優勢能持續10年以上嗎? |
獨占者,用「交集」思考市場。但是,為了掩飾獨占地位,對外用「聯集」描述市場。 | Google 董事長 Eric Schmidt 出席 2011 年國會聽證會的陳述:我們面對極度激烈的競爭環境,消費者有許多取得資訊的選擇。(白話文:Google 是大池塘的一尾小魚,我們隨時都可能被整隻吞下肚,我們不是政府想找的獨占事業。)獨占者,用「交集」思考市場。但是,為了掩飾獨占地位,對外用「聯集」描述市場。 |
Google 董事長 Eric Schmidt 出席 2011 年國會聽證會的陳述:我們面對極度激烈的競爭環境,消費者有許多取得資訊的選擇。(白話文:Google 是大池塘的一尾小魚,我們隨時都可能被整隻吞下肚,我們不是政府想找的獨占事業。) | 獨占者,用「交集」思考市場。但是,為了掩飾獨占地位,對外用「聯集」描述市場。 |
「精實」是一種方法,不是一個目標。小幅修正已經存在的產品,可能讓你達成局部市場最大化的成績,卻不能取得全球市場最大化。 | 什麼是「精實」?專注在能提供價值給顧客的事情上,其餘的都是浪費。精實創業:① 提出一個假設;② 打造可以測試這個假設的最小可行商品;③ 盡快丟到市場做測試;④ 用蒐集到的數據來驗證假設;⑤ 進行下一次循環。 |
創投基金的壽命通常長達10年,因為要等支持的公司成長,然後才能「退出」。 | 一家科技公司的價值多半要成立10-15年後才會顯現。如果創投基金判斷正確,他們會拿走一部分的報酬,通常是20%。 |
一家科技公司的價值多半要成立10-15年後才會顯現。 | 創投基金的壽命通常長達10年,因為要等支持的公司成長,然後才能「退出」。新創事業必須有在大規模市場(數十億美元)成功的潛力。 |
如果創投基金判斷正確,他們會拿走一部分的報酬,通常是20%。 | 創投基金的壽命通常長達10年,因為要等支持的公司成長,然後才能「退出」。 |
一間偉大企業就是一個合力改變世界的計劃,分享那一則不為外界所知的秘密,聽眾會成為你的同志。 | |
董事會,少即是多。董事會愈小,董事們就愈容易溝通、達成共識、並有效監督。3人董事會很理想。除非是上市公司,不然不應該超過5個人。 | |
新創公司的執行長年薪絕對不可能超過15萬美元。高薪會給他誘因維持現狀;執行長的低薪也為其他人設下天花板。 | 以美國薪水是台灣的3倍來計算,執行長年薪不應超過5萬美元,意即150萬新台幣。 |
發送詳列每位員工股權分紅的電子郵件,就像在辦公室投下一枚核彈一樣恐怖。 | |
招募員工是每一家公司的核心能力,永遠不該外包。 | 人才招募與解雇技巧人才招募建議採用「同儕共識決」。換句話說,讓未來會一起共事的同事來共同決定是否聘用。人力招募就是一場買賣,基於數字來證明是否「值得」。調薪也是相同的邏輯。 |
讓公司裡的每個人只負責做一件事。每個員工負責的工作都很獨特,也都知道我只會以那件事來評量他的表現。 | |
像 Accenture 這種顧問公司,不僅沒有獨特的使命,而且顧問來來去去,和公司沒有長久的連結。 | |
真正阻擋進步的是:做一樣的事。企業試著互相複製經營模式、非營利事業推動類似的行為。 | |
新創公司常常是封建君主制,取決於特定一個人的真知灼見。 |
微小行動改變你的人生
找人機共生的書來看
試著幫公司產品做獨占分析
簡短幾句紀錄當下感動
《從 0 到 1》這本書已經在我的書單裡頭躺了好久,直到最近我才讀破心魔,開始閱讀它。
根據我摘錄的知識碎片數量:25個,你就可以知道《從 0 到 1》的確很值得一讀。可以搭配以下幾本書一起看:
- 《精實創業》:打造你的最小可行商品
-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
-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留言
暱稱 | 內容 | 發佈時間 |
|---|
你可能也會喜歡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精實創業》:打造你的最小可行商品

《精實創業》:打造你的最小可行商品
《精實新創之道》:大企業可以再度精實創業嗎?
《精實新創之道》:大企業可以再度精實創業嗎?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