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納.諾曼(Donald A. Norman)
譯者:陳宜秀
出版社:遠流
語言:繁體中文
資料來源:博客來 歡迎光臨博客來

一本書刪到只剩200字
設計如何自「以”人”為本」提升到「以”人類”為本」?
遵循以下五項基本原則:
- 解決核心的、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僅處理表面上的問題;表面上看到的往往只是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源。
- 專注於包括人類的所有生命體以及自然環境的需求。
- 以長遠、系統性的觀點看待問題,理解大多數的複雜情況源自於多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許多對社會和生態系統造成的嚴重影響,甚至需要數年到數十年後才會顯現。
- 持續進行測試和改進,以確保所提出的設計能真正符合設計對象與生態系統的需求。
- 盡可能與社區共同設計,也盡可能以社區的力量支持這些設計。
實際做法:
將商業模式從銷售實體商品,轉向提供服務(人們想要購買產品的真實原因)。例如「運輸即服務」,汽車公司不向顧客出售汽車,而是提供共享的租車服務。由於「以”人類”為本」的尺度更大、複雜度更高,因此只能應用漸進式模組設計,與在地社區或使用者共同設計,一小步、一小步探索前進(Mudding Through)。
閱讀筆記強迫思考發生

卡片盒連結知識片段
卡片 | 卡片連結 |
|---|---|
幾乎所有我們看到的事物,都是人造的;幾乎所有的人造事物,都是設計過的。 | |
數據提供事實,故事提供意義。 | |
大規模生產和塑膠的發展,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兩項技術成就。然而,它們傾銷的廉價商品,導致21世紀成為「廢棄物時代」。 | 拋棄式經濟:許多物品,尤其是塑膠與紙製品,由於價格便宜到使用一次就可以丟棄。計劃性汰舊:許多物品被設計成使用壽命很短,包括故障後不易修復、不支援系統更新或當季的外觀設計,以便他們可以重複銷售來維持業績。 |
拋棄式經濟:許多物品,尤其是塑膠與紙製品,由於價格便宜到使用一次就可以丟棄。 | 大規模生產和塑膠的發展,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兩項技術成就。然而,它們傾銷的廉價商品,導致21世紀成為「廢棄物時代」。 |
計劃性汰舊:許多物品被設計成使用壽命很短,包括故障後不易修復、不支援系統更新或當季的外觀設計,以便他們可以重複銷售來維持業績。 | 大規模生產和塑膠的發展,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兩項技術成就。然而,它們傾銷的廉價商品,導致21世紀成為「廢棄物時代」。將商業模式從銷售實體商品,轉向提供服務(人們想要購買產品的真實原因)。例如「運輸即服務」,汽車公司不向顧客出售汽車,而是提供共享的租車服務。 |
將商業模式從銷售實體商品,轉向提供服務(人們想要購買產品的真實原因)。例如「運輸即服務」,汽車公司不向顧客出售汽車,而是提供共享的租車服務。 | 計劃性汰舊:許多物品被設計成使用壽命很短,包括故障後不易修復、不支援系統更新或當季的外觀設計,以便他們可以重複銷售來維持業績。水力即服務:收取基本費用後,以每月發出的綠電計算額外的服務費用(x元+每度y元)。 |
在有限的地球上期望無限的經濟增長,是種一廂情願的想法。穩態經濟學主張,經濟行為應該要基於生態學的原則,建立永續、穩定的經濟體系。 | |
「五個為什麼」很明顯是基於線性的因果關係模型,可能會錯誤地把責任歸咎於單一原因,尤其是常常歸咎於某些人或某些處理方式上。 | WHY:追根究底/找原因。正確的解決方式是發現人類行為的根本原因(辨別問題),並重新設計系統以消除這些原因(修復缺失)。大多數事故都是由相互作用的事件所導致,甚至加上設備或程序的設計錯誤。那位被指控的人往往是複雜系統的受害者。 |
大多數事故都是由相互作用的事件所導致,甚至加上設備或程序的設計錯誤。那位被指控的人往往是複雜系統的受害者。 | 「五個為什麼」很明顯是基於線性的因果關係模型,可能會錯誤地把責任歸咎於單一原因,尤其是常常歸咎於某些人或某些處理方式上。正確的解決方式是發現人類行為的根本原因(辨別問題),並重新設計系統以消除這些原因(修復缺失)。 |
正確的解決方式是發現人類行為的根本原因(辨別問題),並重新設計系統以消除這些原因(修復缺失)。 | 事前驗屍法「五個為什麼」很明顯是基於線性的因果關係模型,可能會錯誤地把責任歸咎於單一原因,尤其是常常歸咎於某些人或某些處理方式上。大多數事故都是由相互作用的事件所導致,甚至加上設備或程序的設計錯誤。那位被指控的人往往是複雜系統的受害者。 |
僅僅改善建築結構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改變生活習慣。例如,根據天氣穿著適當衣物,並讓我們的身體適應夏季和冬季的溫差。 | |
以人為本的設計,是將產品的意義重新聚焦於人的需要,而非功能或生產效率。 | 以人類為本的設計,是根據它們是否能改善集體人類狀態來評斷的。以人為本的設計有四項基本原則:1. 解決核心的、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僅處理表面上的問題;表面上看到的往往只是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源。2. 專注於人的需求。3. 以系統性的觀點看待問題,理解大多數的複雜情況源自於多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4. 持續進行測試和改進,以確保所提出的設計能真正符合設計對象的需求。 |
以人類為本的設計,是根據它們是否能改善集體人類狀態來評斷的。 | 以人為本的設計,是將產品的意義重新聚焦於人的需要,而非功能或生產效率。以人類為本的設計有五項基本原則:1. 解決核心的、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僅處理表面上的問題;表面上看到的往往只是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源。2. 專注於包括人類的所有生命體以及自然環境的需求。3. 以長遠、系統性的觀點看待問題,理解大多數的複雜情況源自於多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許多對社會和生態系統造成的嚴重影響,甚至需要數年到數十年後才會顯現。4. 持續進行測試和改進,以確保所提出的設計能真正符合設計對象與生態系統的需求。5. 盡可能與社區共同設計,也盡可能以社區的力量支持這些設計。 |
以人為本的設計有四項基本原則:1. 解決核心的、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僅處理表面上的問題;表面上看到的往往只是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源。2. 專注於人的需求。3. 以系統性的觀點看待問題,理解大多數的複雜情況源自於多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4. 持續進行測試和改進,以確保所提出的設計能真正符合設計對象的需求。 | 以人為本的設計,是將產品的意義重新聚焦於人的需要,而非功能或生產效率。以人類為本的設計有五項基本原則:1. 解決核心的、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僅處理表面上的問題;表面上看到的往往只是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源。2. 專注於包括人類的所有生命體以及自然環境的需求。3. 以長遠、系統性的觀點看待問題,理解大多數的複雜情況源自於多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許多對社會和生態系統造成的嚴重影響,甚至需要數年到數十年後才會顯現。4. 持續進行測試和改進,以確保所提出的設計能真正符合設計對象與生態系統的需求。5. 盡可能與社區共同設計,也盡可能以社區的力量支持這些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① 想要解決什麼問題。② 設計綱要(Brief):一組有待實現的目標:市場區隔、可用技術、價格點等等。③ 作為第三方進行現地觀察。④ 把觀察轉譯成洞見。⑤ 重新定義問題及改寫設計綱要。⑥ 發散思考:先把想到的一切都寫下來,再根據設計綱要,提出大量的產品概念或原型。⑦ 收斂思考:把產品概念轉化成產品或服務。⑧ 以「最小可行商品」去測試我們的「最小可行市場」。 |
以人類為本的設計有五項基本原則:1. 解決核心的、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僅處理表面上的問題;表面上看到的往往只是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源。2. 專注於包括人類的所有生命體以及自然環境的需求。3. 以長遠、系統性的觀點看待問題,理解大多數的複雜情況源自於多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許多對社會和生態系統造成的嚴重影響,甚至需要數年到數十年後才會顯現。4. 持續進行測試和改進,以確保所提出的設計能真正符合設計對象與生態系統的需求。5. 盡可能與社區共同設計,也盡可能以社區的力量支持這些設計。 | 以人為本的設計有四項基本原則:1. 解決核心的、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僅處理表面上的問題;表面上看到的往往只是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源。2. 專注於人的需求。3. 以系統性的觀點看待問題,理解大多數的複雜情況源自於多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4. 持續進行測試和改進,以確保所提出的設計能真正符合設計對象的需求。以人類為本的設計,是根據它們是否能改善集體人類狀態來評斷的。一起設計,而非為其設計。生活在特定社區中的人可能已經想到了對策,但他們或許需要一些協助來實現它。 |
一起設計,而非為其設計。 | 以人類為本的設計有五項基本原則:1. 解決核心的、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僅處理表面上的問題;表面上看到的往往只是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源。2. 專注於包括人類的所有生命體以及自然環境的需求。3. 以長遠、系統性的觀點看待問題,理解大多數的複雜情況源自於多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許多對社會和生態系統造成的嚴重影響,甚至需要數年到數十年後才會顯現。4. 持續進行測試和改進,以確保所提出的設計能真正符合設計對象與生態系統的需求。5. 盡可能與社區共同設計,也盡可能以社區的力量支持這些設計。人人都能設計:當我們在公共場合決定坐在哪裡,我們就已經在進行設計了。生活在特定社區中的人可能已經想到了對策,但他們或許需要一些協助來實現它。 |
人人都能設計:當我們在公共場合決定坐在哪裡,我們就已經在進行設計了。 | 一起設計,而非為其設計。 |
生活在特定社區中的人可能已經想到了對策,但他們或許需要一些協助來實現它。 | 一起設計,而非為其設計。以人類為本的設計有五項基本原則:1. 解決核心的、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僅處理表面上的問題;表面上看到的往往只是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源。2. 專注於包括人類的所有生命體以及自然環境的需求。3. 以長遠、系統性的觀點看待問題,理解大多數的複雜情況源自於多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許多對社會和生態系統造成的嚴重影響,甚至需要數年到數十年後才會顯現。4. 持續進行測試和改進,以確保所提出的設計能真正符合設計對象與生態系統的需求。5. 盡可能與社區共同設計,也盡可能以社區的力量支持這些設計。提供資源、賦予全球每一個人能力,讓他們幫助自己。這些資源包括模組化的教材與技術文件,並放在一個開源資料庫(open source)。 |
提供資源、賦予全球每一個人能力,讓他們幫助自己。這些資源包括模組化的教材與技術文件,並放在一個開源資料庫(open source)。 | 生活在特定社區中的人可能已經想到了對策,但他們或許需要一些協助來實現它。《劍橋詞典》:工具是任何可以幫助你完成想做事情的東西。漸進式模組化設計(incremental modular design):由數個小型、相對獨立的模組和鬆散的連結,使其具有靈活性。每個模組都保持在能夠產生實際成果的最小規模,也就是「最小可行商品」,並通過正式測試,確保滿足輸入和輸出的要求。這個過程使用了物件導向的一項強大原則:只要輸入與輸出符合規格要求,模組內部怎麼處理並不重要。把教材或技術文件拆分成一個個模組,每個模組需要幾天到一週的學習時間,然後學員可以接受測試而獲得「通過」或「不通過」的結果。 |
把教材或技術文件拆分成一個個模組,每個模組需要幾天到一週的學習時間,然後學員可以接受測試而獲得「通過」或「不通過」的結果。 | 提供資源、賦予全球每一個人能力,讓他們幫助自己。這些資源包括模組化的教材與技術文件,並放在一個開源資料庫(open source)。 |
摸索前進(Mudding Through):以小而漸進的步驟完成專案。 | 漸進式模組化設計(incremental modular design):由數個小型、相對獨立的模組和鬆散的連結,使其具有靈活性。摸索前進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udding Through”)By CHARLES E. LINDBLOM |
摸索前進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udding Through”)By CHARLES E. LINDBLOM | 摸索前進(Mudding Through):以小而漸進的步驟完成專案。 |
漸進式模組化設計(incremental modular design):由數個小型、相對獨立的模組和鬆散的連結,使其具有靈活性。 | 摸索前進(Mudding Through):以小而漸進的步驟完成專案。元工具(metatools):如果每項工具不是獨立建構,而是遵循一些標準指南和原則,那麼這些共享工具就會變得更強大,例如教學材料、視訊教學和討論方式。提供資源、賦予全球每一個人能力,讓他們幫助自己。這些資源包括模組化的教材與技術文件,並放在一個開源資料庫(open source)。每個模組都保持在能夠產生實際成果的最小規模,也就是「最小可行商品」,並通過正式測試,確保滿足輸入和輸出的要求。這個過程使用了物件導向的一項強大原則:只要輸入與輸出符合規格要求,模組內部怎麼處理並不重要。每個模組的輸入和輸出都有清楚的定義。 |
每個模組的輸入和輸出都有清楚的定義。 | 漸進式模組化設計(incremental modular design):由數個小型、相對獨立的模組和鬆散的連結,使其具有靈活性。每個模組都保持在能夠產生實際成果的最小規模,也就是「最小可行商品」,並通過正式測試,確保滿足輸入和輸出的要求。這個過程使用了物件導向的一項強大原則:只要輸入與輸出符合規格要求,模組內部怎麼處理並不重要。如果重點放在輸入和輸出的標準化,則每個模組都可以修改、重建,甚至被新模組替換。 |
每個模組都保持在能夠產生實際成果的最小規模,也就是「最小可行商品」,並通過正式測試,確保滿足輸入和輸出的要求。這個過程使用了物件導向的一項強大原則:只要輸入與輸出符合規格要求,模組內部怎麼處理並不重要。 | 漸進式模組化設計(incremental modular design):由數個小型、相對獨立的模組和鬆散的連結,使其具有靈活性。以最小可行產品(WHAT)實現解決方案(HOW)。如果重點放在輸入和輸出的標準化,則每個模組都可以修改、重建,甚至被新模組替換。提供資源、賦予全球每一個人能力,讓他們幫助自己。這些資源包括模組化的教材與技術文件,並放在一個開源資料庫(open source)。把模組的規模控制在能以一個 sprint(衝刺)開發完成,也就是幾天到幾個星期的時間。每個模組的輸入和輸出都有清楚的定義。元工具(metatools):如果每項工具不是獨立建構,而是遵循一些標準指南和原則,那麼這些共享工具就會變得更強大,例如教學材料、視訊教學和討論方式。 |
如果重點放在輸入和輸出的標準化,則每個模組都可以修改、重建,甚至被新模組替換。 | 每個模組都保持在能夠產生實際成果的最小規模,也就是「最小可行商品」,並通過正式測試,確保滿足輸入和輸出的要求。這個過程使用了物件導向的一項強大原則:只要輸入與輸出符合規格要求,模組內部怎麼處理並不重要。每個模組的輸入和輸出都有清楚的定義。元工具(metatools):如果每項工具不是獨立建構,而是遵循一些標準指南和原則,那麼這些共享工具就會變得更強大,例如教學材料、視訊教學和討論方式。 |
把模組的規模控制在能以一個 sprint(衝刺)開發完成,也就是幾天到幾個星期的時間。 | 每個模組都保持在能夠產生實際成果的最小規模,也就是「最小可行商品」,並通過正式測試,確保滿足輸入和輸出的要求。這個過程使用了物件導向的一項強大原則:只要輸入與輸出符合規格要求,模組內部怎麼處理並不重要。元工具(metatools):如果每項工具不是獨立建構,而是遵循一些標準指南和原則,那麼這些共享工具就會變得更強大,例如教學材料、視訊教學和討論方式。 |
為實際的對象設計,而不是為「人物角色」(personas)而設計。 | 什麼是化身?化身是一個特定的對象,是你的完美顧客,你的內容、產品、服務方案的理想消費者。 |
韌性:系統在逆境中能夠保持運作的能力。 | 提供韌性的一個基本方式,就是「冗餘」(redundancy)。去中心化:網際網路的設計是個極具韌性的例子,因為它根本沒有中心可言。1. 每一條訊息可以被分成無數個封包(packet);2. 每一個網路節點(node)決定用哪一條路徑發送封包到目的地;3. 封包上面的標記可以重新組合正確的順序;4. 如果某個封包走丟了,可以像封包起點要求重新發送;5. 即使有某幾條路徑失效,網際網路也可以自動避開。預報(forecasting)的目標:為特定事件的發生,提早做好準備。 |
提供韌性的一個基本方式,就是「冗餘」(redundancy)。 | 韌性:系統在逆境中能夠保持運作的能力。 |
預報(forecasting)的目標:為特定事件的發生,提早做好準備。 | 韌性:系統在逆境中能夠保持運作的能力。 |
去中心化:網際網路的設計是個極具韌性的例子,因為它根本沒有中心可言。1. 每一條訊息可以被分成無數個封包(packet);2. 每一個網路節點(node)決定用哪一條路徑發送封包到目的地;3. 封包上面的標記可以重新組合正確的順序;4. 如果某個封包走丟了,可以像封包起點要求重新發送;5. 即使有某幾條路徑失效,網際網路也可以自動避開。 | 韌性:系統在逆境中能夠保持運作的能力。 |
《劍橋詞典》:工具是任何可以幫助你完成想做事情的東西。 | 提供資源、賦予全球每一個人能力,讓他們幫助自己。這些資源包括模組化的教材與技術文件,並放在一個開源資料庫(open source)。元工具(metatools):如果每項工具不是獨立建構,而是遵循一些標準指南和原則,那麼這些共享工具就會變得更強大,例如教學材料、視訊教學和討論方式。 |
元工具(metatools):如果每項工具不是獨立建構,而是遵循一些標準指南和原則,那麼這些共享工具就會變得更強大,例如教學材料、視訊教學和討論方式。 | 《劍橋詞典》:工具是任何可以幫助你完成想做事情的東西。漸進式模組化設計(incremental modular design):由數個小型、相對獨立的模組和鬆散的連結,使其具有靈活性。每個模組都保持在能夠產生實際成果的最小規模,也就是「最小可行商品」,並通過正式測試,確保滿足輸入和輸出的要求。這個過程使用了物件導向的一項強大原則:只要輸入與輸出符合規格要求,模組內部怎麼處理並不重要。如果重點放在輸入和輸出的標準化,則每個模組都可以修改、重建,甚至被新模組替換。把模組的規模控制在能以一個 sprint(衝刺)開發完成,也就是幾天到幾個星期的時間。元工具的標準指南和原則是什麼? |
駭客(hacker)最初指的是那些技術熟練、能夠運用各種材料「拼湊出」(hack together)解決方法了人。 | |
讓更多小型、當地的公司來為少數的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 | 經營模式的加盟:不是銷售商品,是銷售商品的方式授權者,徹底思考經營時會遭遇的各種問題;加盟主,學習如何管理系統 |
聯合國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 |
《哈佛商業評論》2021年7月號
找出「循環商業模式」生財之道,讓資源與能力都適配
作者:阿塔雷.阿塔蘇 Atalay Atasu、席琳.杜馬斯 Céline Dumas、陸克.范瓦森霍夫 Luk N.Van Wassenhove
來源:https://www.hbrtaiwan.com
找出「循環商業模式」生財之道,讓資源與能力都適配 | 哈佛商業評論・與世界一流管理接軌
有心投入永續經營的領導人逐漸增加,也有更多人討論「循環經濟」的概念。但知易行難,該如何選擇與公司能力和資源契合的途徑,而且能解決營運上的限制?本文提供
www.hbrtaiwan.com
IKEA 駭客
IKEA Hackers - Clever ideas and hacks for your IKEA Furniture
IKEA Hackers is the site for IKEA hacks and furniture DIY. Browse thousands of ideas to transform IKEA to fit your home, work, and life.
ikeahackers.net
摸索前進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udding Through”)By CHARLES E. LINDBLOM
微小行動改變你的人生
簡短幾句紀錄當下感動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是我看 DONALD 的第二本書,這本談的設計比《設計的心理學》更高一個層級,有點類似《B型企業》:不只是「世界最好」的企業,而且是「對世界最好」的企業。這本維持 DONALD 的高水準寫作,不只談理想,更傳授實現理想的路徑。
《設計的心理學》:跟 Apple 學產品設計
《B型企業,現在最需要的好公司》:對世界最好的公司
留言
暱稱 | 內容 | 發佈時間 |
|---|
你可能也會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