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
出版日期
2017/10/25
首次閱讀
2019/02/18
最後更新
Aug 10, 2025 3:48 AM
書籍類型
紙本
書本分類
商業理財管理與領導⭐️內容創業模式
電子報
💡 Shirky的閱讀系統20:小實驗玩出大商機
The Lean Startup
作者:艾瑞克.萊斯 (Eric Ries)
譯者:廖宜怡
出版社:行人
語言:繁體中文
資料來源:博客來 歡迎光臨博客來

一本書刪到只剩200字
先做最小可行商品丟到市場,用真實數據測試你的想法。
別一次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打造你心目中的完美商品。你認為消費者需要的,不一定是他們想要的。精實創業家應先列出商業模式中的所有假設,並按致命程度排序。從最關鍵的假設開始,不斷循環「開發—評估—學習」的實驗過程,逐一驗證商業模式中的各項假設。以 Dropbox 為例,他們想提供輕鬆共享檔案或資料夾的服務。為驗證顧客需求,他們沒有立即開發程式,而是製作了一支三分鐘的說明影片(最小可行商品),並邀請有興趣的顧客填寫試用名單。當試用名單在一夜之間增加 70,000 人時,他們就知道中了(用數據測試想法)。
精實創業(The Lean Startup)的完整循環:
- 列出商業模式中的所有假設;
- 從中選一個;
- 開發階段:打造可測試這個假設的最小可行商品;
- 評估階段:迅速將產品投入市場測試;
- 學習階段:用收集到的數據驗證假設;
- 進行下一次循環。
延伸閱讀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
閱讀筆記強迫思考發生

《精實創業》閱讀筆記2019
卡片盒連結知識片段
卡片 | 卡片連結 |
|---|---|
精實創業:① 提出一個假設;② 打造可以測試這個假設的最小可行商品;③ 盡快丟到市場做測試;④ 用蒐集到的數據來驗證假設;⑤ 進行下一次循環。 | 找出商業模式裡頭最具風險、最沒信心的假設,作為「精實創業」起點。設計實驗時,要問「你想要測試的假設是什麼?」、以及「可以蒐集到用來評估的數據嗎?」縮小規模並填補市場空白的目標,可能沒辦法創造財富自由,但是可以實踐一件大多數企業家和小企業主從未做過的事:概念驗證。他們在信中坦言產品至少需要四個月才能完全準備好,但現在預購的人將能終身使用。每次歐馬爾和妮可有問題時,早鳥客戶們都會提供答案。第二類決策:可逆、雙向門,授權高度判斷力的小團體。衡量一個組織的創新程度:製作第一個原型平均要花多少時間?「精實」是一種方法,不是一個目標。小幅修正已經存在的產品,可能讓你達成局部市場最大化的成績,卻不能取得全球市場最大化。 |
什麼是「精實」?專注在能提供價值給顧客的事情上,其餘的都是浪費。 | 利用「人工作業流程」確認價值,再優化成「自動化服務」。以最小可行產品(WHAT)實現解決方案(HOW)。「精實」是一種方法,不是一個目標。小幅修正已經存在的產品,可能讓你達成局部市場最大化的成績,卻不能取得全球市場最大化。 |
企業願景 → 擬定策略 → 打造產品 | 回頭檢視解決方案是否符合我們的「企業願景」? |
產品循環:開發—評估—學習,追求每次循環所需的總時間與資源降到最低。 | 先設計好整個產品循環,再打造各階段的最小可行商品。每次實驗都在測試商業模型裡頭的各種假設。 |
找出商業模式裡頭最具風險、最沒信心的假設,作為「精實創業」起點。 | 精實創業:① 提出一個假設;② 打造可以測試這個假設的最小可行商品;③ 盡快丟到市場做測試;④ 用蒐集到的數據來驗證假設;⑤ 進行下一次循環。每次實驗都在測試商業模型裡頭的各種假設。 |
先測試「價值假設」,再測試「成長假設」。 | 價值假設:產品/服務能提供價值給顧客。成長假設:顧客可以發現這項產品/服務。先測試商業模式能不能為顧客帶來價值(價值假設),再測試顧客數量可否持續成長(成長假設)。每次實驗都在測試商業模型裡頭的各種假設。 |
成長假設:顧客可以發現這項產品/服務。 | 先測試「價值假設」,再測試「成長假設」。 |
價值假設:產品/服務能提供價值給顧客。 | 什麼是需求?能為1000位顧客解決他的問題、滿足他的需求 → 服務的價值假設先測試「價值假設」,再測試「成長假設」。 |
《精實創業》閱讀筆記2019 |
微小行動改變你的人生
《精實新創之道》:大企業可以再度精實創業嗎?
簡短幾句紀錄當下感動
這本書值得珍藏,我甚至迫不及待地買了 Eric 的續作。
賈伯斯的 iPhone 常被視為一則神話:開發出連消費者都不知道自己需要的商品。然而,對我而言,這種開發路徑風險太大,難以想像成功的樣貌。閱讀《精實創業》後,我心中震撼難以言喻,「最小可行商品」的概念正是我夢寐以求的開發流程。
留言
暱稱 | 內容 | 發佈時間 |
|---|
你可能也會喜歡
《極簡創業家》:新創事業的極簡四步驟

《極簡創業家》:新創事業的極簡四步驟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
《創業這條路》:別等到第一家店成功,才開始思考如何複製到第二家店
《創業這條路》:別等到第一家店成功,才開始思考如何複製到第二家店
《精實新創之道》:大企業可以再度精實創業嗎?
《精實新創之道》:大企業可以再度精實創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