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 | From |
|---|---|
「內容創業模式」分成七個階段:1.找出甜蜜點;2.轉換內容;3.穩固基礎;4.培養受眾群;5.創造可預測的收益;6.管道多樣化;7.售出或擴張。 | 《內容電力公司》:優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 |
第二次閱讀:正式閱讀50分鐘,找出值得畫線的知識片段。 | 《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如何用100分鐘讀懂一本書? |
每個模組都保持在能夠產生實際成果的最小規模,也就是「最小可行商品」,並通過正式測試,確保滿足輸入和輸出的要求。這個過程使用了物件導向的一項強大原則:只要輸入與輸出符合規格要求,模組內部怎麼處理並不重要。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精實創業:① 提出一個假設;② 打造可以測試這個假設的最小可行商品;③ 盡快丟到市場做測試;④ 用蒐集到的數據來驗證假設;⑤ 進行下一次循環。 | 《精實創業》:打造你的最小可行商品 |
矽谷流可複製的說故事架構:WHY(背景、人物、衝突)→HOW(大創意)→WHAT(結局) | 《矽谷流萬用敘事簡報法則》:簡報只要三幕劇加一句話 |
串聯閱讀法的七個階段:①提問;②選出關聯性最高的多本書籍;③同時或連續閱讀同一主題的多本書籍;④摘錄;⑤串聯(分類、整合、編輯);⑥再串聯(分類、整合、編輯);⑦應用與驗證。 | 《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如何跨書本閱讀 |
卡片盒筆記是紀錄「想法」與「想法的連結關係」。 | 《知識複利筆記術》:在卡片盒培養個人觀點 |
Distill 的關鍵是分階段,等到目的明確再分階段做,包括:摘錄、畫線、重寫、連結既有筆記。 | 《打造第二大腦》:捕捉→歸檔→連結→表達 |
第一次閱讀:掃讀10分鐘,目的是了解書本的整體架構。如果找到想認真看的內容,先貼上標籤就好。 | 《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如何用100分鐘讀懂一本書? |
連結時要給脈絡(context),意即 Parent/Child、Apply to、Q&A。 | 《知識複利筆記術》:在卡片盒培養個人觀點 |
元工具(metatools):如果每項工具不是獨立建構,而是遵循一些標準指南和原則,那麼這些共享工具就會變得更強大,例如教學材料、視訊教學和討論方式。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先占據一個特定的利基市場,然後逐步擴展到相近的市場。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新創事業最完美的目標市場:針對一小群特定人士,他們群聚再一起,而且幾乎沒有人服務他們。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WHAT:找共同,歸納。 | 《筆記的魔力》:寫筆記來幫助思考 |
銷售漏斗包含五個部分:① 打造行銷金句、② 網站/登錄頁面、③ 名單蒐集工具、④ 培養顧客的電子郵件、⑤ 促請購買的電子郵件。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不要以為你可以服務每一個人,行銷問的第一個問題「哪個人?」→ 找出願意付錢、希望你成功的人 (最小可行市場)。 |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 |
知識碎片由下而上連結成更大的知識網絡。 | 《卡片盒筆記》:用 Notion 做卡片盒筆記 |
好的系統要有緩衝區、穩定迴路、餘閒。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漸進式模組化設計(incremental modular design):由數個小型、相對獨立的模組和鬆散的連結,使其具有靈活性。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提供資源、賦予全球每一個人能力,讓他們幫助自己。這些資源包括模組化的教材與技術文件,並放在一個開源資料庫(open source)。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靠解決一個獨特的問題,建立獨占企業。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純文字筆記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塗鴉筆記還會加入一連串的視覺元素,例如:字型設計、箭頭、繪圖、框框、圖標 icon。 | 《直覺式塗鴉筆記》:使用放射型的塗鴉筆記 |
名單蒐集工具:為了蒐集電子郵件地址,製作一份好的PDF,長度大約在20分鐘以內可以讀完。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頁首:只看頁首,顧客要能回答以下這三個問題:你提供的是什麼?它要如何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我要做什麼才能買到?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營業秘密保護的具體做法:①盤點、②分類分級保護、③明確標示「機密」、④適時提醒(入職、在職、離職)。 | 《營業秘密保護大作戰》:防止員工的無心之過 |
設計思考流程:① 把觀察轉譯成洞見;② 把洞見轉化成產品或服務;③ 改善生活/解決痛點。 |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 |
4.培養受眾群:專注在唯一的關鍵指標:訂閱人數(電子郵件地址清單)。 | 《內容電力公司》:優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 |
第一層是客觀事實,第二層以歸納/連結產生觀點。 | 《思考整理學》:如何整理你的卡片盒? |
定義出一個服務不足的利基市場,盡你所能去填補這個空白。 |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
什麼是化身?化身是一個特定的對象,是你的完美顧客,你的內容、產品、服務方案的理想消費者。 |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
自由書寫術(free writing)就是持續書寫,在時間到以前,就算是亂寫,仍要不停地寫。 | 《自由書寫術》:在時限內不停地寫 |
200字短文的觀點輸出:1. 定義對的問題;2. 解決問題的創意(你的觀點);3. 支持觀點的三個論點(並列、流程、層級)。 | 《知識,可以這樣賣》:縮小知識輸出的規模 |
每個行動/專案都要有目標與期限。 | 《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不再找資料 |
一頁式「會議資料」是當場閱讀就能理解的文章,文章結構是重點:在標題寫出結論,內容用 Why→How→What 的方式呈現。 | 《亞馬遜會議》:能不能”不”開會? |
思考「我可以幫助你什麼?」,找出別人痛點與自身優勢 | 《暢玩一人公司》:一個問題讓你年薪千萬 |
什麼是好的目標事業?可以從小規模開始測試,又可以隨時間規模化。 | 《極簡創業家》:新創事業的極簡四步驟 |
「以活動為中心」的設計概念,觀察 → 為什麼犯錯 → 如何避免 → 設計上可以做什麼改良。 | 《設計的心理學》:跟 Apple 學產品設計 |
選擇權(option):可選,可不選。選擇是你的權力,而不是義務。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不確定性:無法評估機率、可能從來沒出現過的事件。由於它無法被系統化管理,公司願意承擔不確定性導致的結果,也帶來利潤。例如,一件流行服飾會不會大賣,這個不確定性是由企業家承擔,設計師不願意承擔,所以他只拿固定的設計費。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以人類為本的設計有五項基本原則:1. 解決核心的、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僅處理表面上的問題;表面上看到的往往只是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源。2. 專注於包括人類的所有生命體以及自然環境的需求。3. 以長遠、系統性的觀點看待問題,理解大多數的複雜情況源自於多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許多對社會和生態系統造成的嚴重影響,甚至需要數年到數十年後才會顯現。4. 持續進行測試和改進,以確保所提出的設計能真正符合設計對象與生態系統的需求。5. 盡可能與社區共同設計,也盡可能以社區的力量支持這些設計。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好的商業計畫必須回答這七個問題:1. 你有找到別人沒看見的獨特商機?2. 能獨占小市場嗎?3. 能取得10倍優勢嗎?4. 這時間點切入好嗎?5. 有技術團隊嗎?6. 有銷售計畫嗎?7. 優勢能持續10年以上嗎?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如何取得10倍優勢?① 發明全新產品;② 大幅改善現有的解決方法; ③ 優越的整合設計。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根據經驗法則,重點的專利技術要比最接近的替代品好10倍以上,才能取得真正的獨占優勢。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如何維持獨占?專利技術、網路效應、規模經濟、品牌。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抽象思考其實就自我提問,分成三種層級:WHY > HOW > WHAT。 | 《筆記的魔力》:寫筆記來幫助思考 |
「淨零科技方案」是一個為期四年的長期計畫(2023-2026),由國科會與中研院共同規劃,希望以跨部會協作方式,協助社會、產業、生活及能源等四大面向系統轉型,進而達成國家二〇五〇淨零碳排目標。 | 《起萌行動—公民零碳實驗室》:在沙盒裡頭測試想法 |
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的高低,取決於要替代的東西是什麼,以及用什麼來替代。在極少數情況下,綠色溢價有可能是負的。也就是說,零碳的綠色方案比使用化石燃料還要便宜。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化石燃料太便宜了。舉例來說,石油比汽水還便宜。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網站包含九大部分:頁首、利害關係、價值主張、使用者見證、三步驟路徑、解釋段落、影片(非必要)、價格選項(非必要)、垃圾抽屜。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行銷金句:直接把問題與解決方案連結起來、好好結束故事線(不要讓顧客產生疑問)、不要裝可愛!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想累積這本書的資料庫,最好的辦法就是速讀這本書。 | 《雪球速讀法》:第一次閱讀用速讀 |
先很快地用眼睛掃過,掌握這本書的特徵。 | 《雪球速讀法》:第一次閱讀用速讀 |
讀的不是書,而是大腦內的資料庫。 | 《雪球速讀法》:第一次閱讀用速讀 |
根據設計綱要發想出大量的產品概念或原型,而非一件。 |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 |
永遠不要只向顧客展示一個選擇,提供經濟版、標準版及高級版。 | 《執行長日記》:多數決策都應該授權 |
2.轉換內容:找出較少或完全沒有競爭者的主題。 | 《內容電力公司》:優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 |
規模經濟:吸引更多使用者 → 相對規模(達到臨界點)→ 降低固定成本(廣告、研發、設施)→ 吸引更多使用者 | 《平台假象》:小眾平台更具優勢 |
飛輪效應(Flywheel):靜止時,需要花大量力氣才能啟動。一旦開始轉動(達到臨界點),維持轉動的力氣就能大幅減少。 | 《平台假象》:小眾平台更具優勢 |
不要過度分類,能搜尋到的資訊就不要給標籤。 | 《防彈筆記法》:筆記架構至少要四層 |
由下而上發展的筆記系統,tasks → project | 《防彈筆記法》:筆記架構至少要四層 |
最小的筆記單位:任務筆記。每頁任務筆記都在解決一個問題。 | 《防彈筆記法》:筆記架構至少要四層 |
每次連結、每次重寫筆記,就是選擇”遺忘”的機會。 | 《思考整理學》:如何整理你的卡片盒? |
創新會計:建立可以量化評估顧客行為、成長引擎、實際收入的儀表板。 | 《精實新創之道》:大企業可以再度精實創業嗎? |
先測試「價值假設」,再測試「成長假設」。 | 《精實創業》:打造你的最小可行商品 |
閱讀或學習其實就是數據管理:持續累積你的元語言,然後自由串聯成網狀知識。 | 《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如何跨書本閱讀 |
從影響規模、創新解法、成功率這三個面向,找出值得投入的問題 | 《Google模式》:Google三大創新秘訣 |
專案管理流程:發散思考🤔 → [收斂想法💡] 定義問題與假說 → [認真執行] 測試假說/不斷更新解答 → [覆盤後封存] 寫下改善行動 | |
建立「PARA」手冊。 | 《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不再找資料 |
反轉力=想不到。「先讓你誤以為,再讓你猜不到。」誤導讀者,創造預期(需要設計),才能出乎意料。 | 《寫作革命》:三步驟寫出爆紅文章 |
各種會議的時間長度:進度會議15-30分鐘;決策會議1小時;腦力激盪2-3小時。 | 《亞馬遜會議》:能不能”不”開會? |
人力招募就是一場買賣,基於數字來證明是否「值得」。調薪也是相同的邏輯。 |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好規則,員工自己動起來 |
對話式寫作就是以「我」為觀點來寫作。 | 《一人創富》:知識變現的文章模板 |
最多三項的 W.I.N. (What’s Important Now)。 | 《影響力習慣》:讓人才搶著加入 |
劃線要預留緩衝區。寧願過分安全,也不能有一點危險。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每次選擇一個自己最關心、最適合、最能取得滿足感的事情去做。從一個個局部最佳,試著趨近全局最佳,這才是不確定世界的優化策略。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想改變結果,你得改變系統。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調查研究,是從一個提問開始,深入挖掘一組知識,最終形成論點,圓滿回答這個問題。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選書)眼光是有上限的,最終你還是得靠數量。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每個模組的輸入和輸出都有清楚的定義。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如果重點放在輸入和輸出的標準化,則每個模組都可以修改、重建,甚至被新模組替換。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生活在特定社區中的人可能已經想到了對策,但他們或許需要一些協助來實現它。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一起設計,而非為其設計。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以人為本的設計有四項基本原則:1. 解決核心的、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僅處理表面上的問題;表面上看到的往往只是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源。2. 專注於人的需求。3. 以系統性的觀點看待問題,理解大多數的複雜情況源自於多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4. 持續進行測試和改進,以確保所提出的設計能真正符合設計對象的需求。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正確的解決方式是發現人類行為的根本原因(辨別問題),並重新設計系統以消除這些原因(修復缺失)。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五個為什麼」很明顯是基於線性的因果關係模型,可能會錯誤地把責任歸咎於單一原因,尤其是常常歸咎於某些人或某些處理方式上。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韌性:系統在逆境中能夠保持運作的能力。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招募員工是每一家公司的核心能力,永遠不該外包。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新創事業必須有在大規模市場(數十億美元)成功的潛力。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事實 > 抽象思考 > 轉化應用 | 《筆記的魔力》:寫筆記來幫助思考 |
沙盒計畫的方法學源自於「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的概念。在現實生活場域建立一個「社會改革實驗室」,把理念實踐變為一階段、一階段的實驗目標,以策略性的小型實作逼近目標。 | 《起萌行動—公民零碳實驗室》:在沙盒裡頭測試想法 |
四年期的沙盒計畫,已經走過了一半的歷程,透過這兩年的平台協作,參與的公民團體在社會力、科技力、網路力上都有著可喜的進步,下半場我們期望能「讓改變發生」。 | 《起萌行動—公民零碳實驗室》:在沙盒裡頭測試想法 |
全球年排放量為463億噸(以二氧化碳當量計)。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關鍵在於使清潔能源變得更便宜,便宜到每個國家都用它來取代化石燃料。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美國心理學家 George Miller 提出的「組塊」(chunking),將一個個零散的資訊打包成有意義的集合,從而幫助人們加深理解、提升記憶和有效輸出。 | 《高效知識筆記鍊金術》:思考用的康乃爾筆記法 |
康乃爾筆記法分成3個區域:筆記欄、線索欄和總結欄。 | 《高效知識筆記鍊金術》:思考用的康乃爾筆記法 |
培養顧客的電子郵件:跟潛在顧客保持聯絡,並且逐漸贏得對方信任。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利害關係:這就是「失敗」的部分,可以為你的故事增加張力。你必須明確點出「不跟你買的代價是什麼?」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網站/登錄頁面:唯一的目的就是——創造銷售。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連續兩次行動召喚,甚至還放在頁首。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行銷」是向消費者傳達一項特定的產品或服務,你需要把正確的字詞安排好,以激起顧客的興趣並下單購買。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營業秘密:須具有秘密性、經濟價值,所有人已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且可用於生產、銷售之資訊。 | 《營業秘密保護大作戰》:防止員工的無心之過 |
營業秘密保護,主要在防止員工及供應商的無心之過,不需要做到滴水不漏。 | 《營業秘密保護大作戰》:防止員工的無心之過 |
松岡正剛解釋「想被書本綁走」的概念:「以『不知道閱讀時會發生什麼事,真期待』、『今天能有什麼收穫呢?』的態度閱讀,才能夠真正進入閱讀的世界。」 | 《雪球速讀法》:第一次閱讀用速讀 |
在輕鬆的狀態下閱讀,保持寬廣視野。 | 《雪球速讀法》:第一次閱讀用速讀 |
除了「熱門關鍵字」,也在大腦預存大量的「潛在關鍵字」。所謂「潛在關鍵字」,就是你的「非緊急但重要的任務」。 | 《關鍵字閱讀術》:如何設定關鍵字 |
設計綱要(Brief)是所有專案工作的起點,提供一組有待實現的目標:市場區隔、可用技術、價格點等等。 |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 |
設計思考的第一步:找出有哪些重要限制。 |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 |
第二類決策:可逆、雙向門,授權高度判斷力的小團體。 | 《執行長日記》:多數決策都應該授權 |
列出受眾可能想要了解的50道問題。 | 《內容電力公司》:優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 |
3.穩固基礎:在單一主要管道,持續產出有價值的內容。 | 《內容電力公司》:優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 |
平台有哪些假象:①是破壞性的商業模式;②數位優於傳統;③有強大的網路效應/飛輪效應;④贏者通吃的市場。 | 《平台假象》:小眾平台更具優勢 |
網路效應:一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隨著使用人數增加,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進而吸引更多使用者。 | 《平台假象》:小眾平台更具優勢 |
最好的分類/標籤,是能看到我們的工作流程或使用情境。 | 《防彈筆記法》:筆記架構至少要四層 |
「集中」與「處理」是同一步驟。把資訊「集中」在第二大腦,儲存時「處理」,包括加入自己的想法、以及建立連結。 | 《防彈筆記法》:筆記架構至少要四層 |
不斷重看、不斷更新,逐漸演變成經典。 | 《思考整理學》:如何整理你的卡片盒? |
整理需要主題,先從一個點發散,最終再收斂回一個點。 | 《思考整理學》:如何整理你的卡片盒? |
反覆打散卡片,直到找出有趣的順序。 | 《思考整理學》:如何整理你的卡片盒? |
閱讀時,我們想像的比看到的多。有時候,我們也不想看到太多。好書會引誘我們去想像,缺少了想像空間,那其實是某種形式的剝奪。 | 《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麼》:無法真的讀懂一本書 |
直效行銷與品牌行銷的差異。 |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 |
刻意創造一個讓人覺得值得討論的產品/服務 (口碑行銷)。 |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 |
把各種方案放到XY分佈圖,找出你的位置/優勢。 |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 |
創立VIP社群:通常是由一群支付月費的會員所組成。內容除了智囊團外,還有影音課程、好用的模板和結構嚴謹指南,幫助社群成員成為領域中的專家。 |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
每周留下固定時間,批次建立你的內容。 |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
付費挑戰通常是為期三天、五天、七天、十天、十五天或三十天的線上活動,收費從七美元到九十七美元不等,幫助大家獲得想要的成果。 |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
縮小規模並填補市場空白的目標,可能沒辦法創造財富自由,但是可以實踐一件大多數企業家和小企業主從未做過的事:概念驗證。 |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
如何在大型企業開始應用精實創業?「兩張披薩」的小團隊、以專案/例外處理。 | 《精實新創之道》:大企業可以再度精實創業嗎? |
里程碑資金/分階段投資,有達標再給下階段的資源。 | 《精實新創之道》:大企業可以再度精實創業嗎? |
什麼是「精實」?專注在能提供價值給顧客的事情上,其餘的都是浪費。 | 《精實創業》:打造你的最小可行商品 |
矽谷流一頁式報告:把大創意當作標題,然後跟簡報架構一樣,依序說明背景與人物、衝突、大創意、結局。 | 《矽谷流萬用敘事簡報法則》:簡報只要三幕劇加一句話 |
未來任務(總清單) → 當週任務(緩衝) → 今天任務 | 《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怎麼寫才會做 |
生產力 APP 開發商 iDoneThis 的調查數據:有41%的待辦事項,從未被完成;有10%已完成的待辦事項,是在一分鐘內被完成。 | 《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怎麼寫才會做 |
連結知識碎片時,就是持續碰撞、就是持續更新 | 《Evernote 100個做筆記的好方法》:電腦玩物 Esor 教你,如何在數位筆記裡頭,建構你的第二大腦 |
關注「現金流量表」,了解公司夠不夠錢。現金流量=經營(賺的)+投資(賺的)+籌資(給的、借的)。 | 《好懂秒懂的財務思維課》:搞懂3個財務數字就好 |
用雙菱形的設計模型,找出正確的問題 (為什麼犯錯)與正確的答案(如何避免)。 | 《設計的心理學》:跟 Apple 學產品設計 |
每天確認一次公司銀行帳戶餘額(現金水位)。 | 《好懂秒懂的財務思維課》:搞懂3個財務數字就好 |
把「是非題」變成「選擇題」,讓他們在不同商品間做選擇。 | 《一人創富》:知識變現的文章模板 |
一頁式簡潔文章架構:標題、開場白、為什麼重要、了解更多(點列式)。 | 《聰明簡潔的溝通》:社群媒體是近身肉搏的注意力戰爭,你只有17毫秒可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
公司現金水位越高(承擔風險的能力),應收帳款水位才可以越高。 |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好規則,員工自己動起來 |
輔助設計的七個行動階段 | 《設計的心理學》:跟 Apple 學產品設計 |
專案啟動第一天就要開始撰寫「一日解答」,並且隨著進度更新而不斷修改。 | 《麥肯錫最強問題解決法》:想要重新掌握人生,你一定要學會解決問題的6步驟 |
第三次閱讀:閱讀筆記40分鐘,抄寫知識碎片及編輯知識網絡。 | 《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如何用100分鐘讀懂一本書? |
他人知識(Literature)、個人觀點(Permanent) 都是可以獨立存在的完整句子。 | 《知識複利筆記術》:在卡片盒培養個人觀點 |
短期應收帳款/長期應收帳款,遵循80/20原則。 |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好規則,員工自己動起來 |
「筆記不是我思考過程的記錄,它就是我的思考過程」by Feynman。這一句非常完美詮釋了筆記對我的意義。 | 《卡片盒筆記》:用 Notion 做卡片盒筆記 |
「系統」思維:有些事情應該拆成小份,降低風險;有些事情應就把大部分資源集中投入。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反脆弱曲線(Convex):他下行的風險有限,上行的利益卻不封頂。如果你判斷一件事是反脆弱曲線,你應該主動參與。反脆弱的,你要讓它集中。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脆弱曲線(Concave):它上行的利益有限,下行的危險卻是無底的。如果你判斷一件事是脆弱曲線,又不是你的義務,那能躲就躲。脆弱的,你要讓它分散。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為波動性設計選擇權。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買選擇權,其實就是在買保險。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隨機漫步,不是花粉顆粒主動吸引水分子,而是水分子自己來撞它,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阻力。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有方向的行走,直線距離跟時間成正比;隨機漫步,直線距離跟時間的平方根成正比。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布朗運動/隨機漫步——花粉顆粒一直在水面上跑來跑去,永遠不會停下來。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黑白決策,就是哪怕不符合邏輯,也要劃線。例如,考大學有錄取分數線,697與698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凡人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餘閒(slack):代表任何多出來、可以隨意取用的資源。不是過度浪費,它有兩個好處 ① 勇於決定,不需要取捨;② 勇於探索,不害怕犯錯。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完美是很昂貴的。沒有漏洞的系統,不見得是最好的系統。最好的系統,應該在付出成本已經比不上減少損失時停止優化。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唯一的觀眾》:你創作,應該是為了滿足自己——這個唯一的觀眾。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不能只想讀好書,不要害怕浪費時間在壞書上。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X factor:人們可以為了這個因素,容忍所有的缺點。X factor 是用來驗證有沒有人特別喜歡這個產品,是「可火性」。 | 《佛畏系統》:不要只檢討犯錯原因 |
大多數事故都是由相互作用的事件所導致,甚至加上設備或程序的設計錯誤。那位被指控的人往往是複雜系統的受害者。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讓更多小型、當地的公司來為少數的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把模組的規模控制在能以一個 sprint(衝刺)開發完成,也就是幾天到幾個星期的時間。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摸索前進(Mudding Through):以小而漸進的步驟完成專案。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劍橋詞典》:工具是任何可以幫助你完成想做事情的東西。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以人為本的設計,是將產品的意義重新聚焦於人的需要,而非功能或生產效率。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以人類為本的設計,是根據它們是否能改善集體人類狀態來評斷的。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將商業模式從銷售實體商品,轉向提供服務(人們想要購買產品的真實原因)。例如「運輸即服務」,汽車公司不向顧客出售汽車,而是提供共享的租車服務。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計劃性汰舊:許多物品被設計成使用壽命很短,包括故障後不易修復、不支援系統更新或當季的外觀設計,以便他們可以重複銷售來維持業績。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大規模生產和塑膠的發展,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兩項技術成就。然而,它們傾銷的廉價商品,導致21世紀成為「廢棄物時代」。 | 《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以人類為本的設計 |
創投基金的壽命通常長達10年,因為要等支持的公司成長,然後才能「退出」。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精實」是一種方法,不是一個目標。小幅修正已經存在的產品,可能讓你達成局部市場最大化的成績,卻不能取得全球市場最大化。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優越的整合設計是什麼?① 橫跨軟硬體,例如好用的觸控螢幕介面+靈敏的觸控螢幕材料;② 人類和機器的共生關係,例如電腦在設計出色的使用者介面標示出可疑的交易,再交由專家做最後的判斷。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一家科技公司的價值多半要成立10-15年後才會顯現。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獨占者,用「交集」思考市場。但是,為了掩飾獨占地位,對外用「聯集」描述市場。 | 《從0到1》:贏得你的獨占地位 |
WHY:追根究底/找原因。 | 《筆記的魔力》:寫筆記來幫助思考 |
HOW:找方法,舉一反三。 | 《筆記的魔力》:寫筆記來幫助思考 |
使用四色筆寫筆記:黑色是平常書寫事實用的顏色。 | 《筆記的魔力》:寫筆記來幫助思考 |
「先空出右頁的空間」。對大腦而言,看見空白的地方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股強烈的潛意識,想要將空白填滿。 | 《筆記的魔力》:寫筆記來幫助思考 |
左腦掌管「事實」、右腦掌握「創造」,依照大腦結構區分筆記的書寫位置。 | 《筆記的魔力》:寫筆記來幫助思考 |
一般人認為的筆記,只是用來避免遺忘,也就是「紀錄用」筆記。但,另一種則是「思考用」筆記,才是筆記的真正本事。 | 《筆記的魔力》:寫筆記來幫助思考 |
台灣每年進口高達60,000公噸的咖啡豆,市場規模超過800億元。 | 《起萌行動—公民零碳實驗室》:在沙盒裡頭測試想法 |
112-113 沙盒計畫試點團隊一覽表 | 《起萌行動—公民零碳實驗室》:在沙盒裡頭測試想法 |
我們需要政府發揮重要功用,打造適當誘因。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被浪費的食物腐敗後,其釋放的甲烷相當於每年33億噸的二氧化碳。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在歐洲、工業化亞洲國家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超過20%的糧食遭人丟棄、任其腐敗或單純被浪費。在美國,這個比例甚至達到40%。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存1度電比發1度電更貴。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如果把全美國的電力系統轉換成零碳來源,平均每度電的費率將提高1.3到1.7美分,漲幅約15%。因為美國擁有大量的再生能源資源,包括太平洋西北部地區的水力、中西部的強風、以及西南部與加州地區全年的陽光,所以綠色溢價其實很低。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2018年各國政府對化石燃料的貼補,總計達到4,000億美元。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要讓全球電力都來自清潔能源絕非易事。目前,化石燃料占全球總發電量的三分之二。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淨零的「零」,其實是回到前工業時代(大約18世紀中葉以前),此時地球的碳循環大致處於平衡狀態。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小水力發電可作為替代能源 |
以版型樣式為起跑點。 | 《直覺式塗鴉筆記》:使用放射型的塗鴉筆記 |
塗鴉筆記可以融入個人風格,而且不需要保持中立。事實上,這些筆記往往充滿創作者在過程中的個人看法。 | 《直覺式塗鴉筆記》:使用放射型的塗鴉筆記 |
康乃爾筆記的撰寫步驟:理解 → 筆記 → 線索 → 總結。 | 《高效知識筆記鍊金術》:思考用的康乃爾筆記法 |
筆記欄用短句。 | 《高效知識筆記鍊金術》:思考用的康乃爾筆記法 |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教育學教授 Walter Pauk,開發了一套架構清楚的筆記方法,幫助學生在課堂、演講、閱讀時,能夠有效紀錄資訊,稱為「康乃爾筆記法」。 | 《高效知識筆記鍊金術》:思考用的康乃爾筆記法 |
不要在頁首放輪播的投影片。因為顧客沒時間讀一個接一個出現的訊息,而且大約三個訊息之後,就全忘光了。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顧客需要清楚的收銀台,當他們決定購買時才知道去哪裡結帳。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品牌形象」則關乎消費者對你的品牌感受如何,注重字體大小、顏色、設計。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以大部分的產品來說,顧客必須經歷大約8次接觸,才會準備購買。令人難過的是,顧客可能忽略你寄送的行銷訊息。換句話說,你可能要試著接觸他們55次。 | 《極簡行銷課》:一個銷售漏斗由五個部分組成 |
營業秘密可分為「商業性營業秘密」及「技術性營業秘密」,前者主要包括客戶名單、經銷據點、商品售價、進貨成本、成本分析、交易底價、人事管理等與經營相關的資訊,後者主要包括方法、技術、製程及配方等。 | 《營業秘密保護大作戰》:防止員工的無心之過 |
哪些屬於營業秘密,先問自己兩個問題:哪些資料最怕被競爭對手知道?哪些資料你離職/跳槽最想帶走? | 《營業秘密保護大作戰》:防止員工的無心之過 |
速讀的缺點:讀者認為自己「已經讀完」,多數情形下,讀者所讀的其實是早已知道的知識。 | 《雪球速讀法》:第一次閱讀用速讀 |
縮小閱讀範圍,輕鬆重複閱讀。 | 《雪球速讀法》:第一次閱讀用速讀 |
閱讀本文時請先讀標題。 | 《雪球速讀法》:第一次閱讀用速讀 |
閱讀時不求甚解:事實上,速讀就是要拋棄「想要明白內容」這個想法。 | 《雪球速讀法》:第一次閱讀用速讀 |
我們並非一字一句地仔細閱讀寫在書中的文字,而是概括性的讓視線掃過去。此時文字的意義會自然而然在腦中浮現,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狀態。 | 《雪球速讀法》:第一次閱讀用速讀 |
Google 不到自己想要的搜尋結果,你會換關鍵字再試一次。閱讀也一樣,可以換一組關鍵字。 | 《關鍵字閱讀術》:如何設定關鍵字 |
選書:直接到書店翻閱,靠自己雙眼來找關鍵字。 #事先設定好的 #感興趣的 | 《關鍵字閱讀術》:如何設定關鍵字 |
用一組「關鍵字搭配」篩選出你要的資訊。#宇多田光 #橫濱體育館 #歌單 | 《關鍵字閱讀術》:如何設定關鍵字 |
體驗藍圖:找出最有意義的幾個切入點,將它們轉換成機會。 |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 |
衡量一個組織的創新程度:製作第一個原型平均要花多少時間? |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 |
每件原型只需讓團隊學到某件事情,讓構想可以往前推一步「就夠了」。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團隊自己製作,不要委外。 |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 |
最好的設計,往往來自於最嚴苛的限制。 |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 |
人們適應不良環境的能力實在太強,強到自己都不自覺。例如,把夾克掛在門把上、把腳踏車鎖在公園長椅上。這就是為什麼焦點團體和問卷調查無效的原因。 |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流程 |
如何決定晉升或解雇一名員工?如果每位員工都跟他一樣,公司會變好或變壞? | 《執行長日記》:多數決策都應該授權 |
前五名員工決定你的企業文化。 | 《執行長日記》:多數決策都應該授權 |
峰值體驗:顧客用最好(或最差)以及結束前來判斷整體體驗。 | 《執行長日記》:多數決策都應該授權 |
內容宗旨的三個組成要素:誰是你的特定目標受眾?你要提供什麼給受眾?受眾可以從中獲得什麼? | 《內容電力公司》:優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 |
融合亞馬遜新聞稿,轉換內容可以這樣寫。 | 《內容電力公司》:優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 |
內容創業模式,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而非產品。 | 《內容電力公司》:優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 |
1.找出甜蜜點:你擁有的知識/技能與目標受眾需求的交集。 | 《內容電力公司》:優先打造培養受眾的系統 |
設計思考流程:重新定義問題 → 把想到的一切都寫下來(發散思考) → 分類與整理,並且提出解決方案(收斂思考) → 展示。 | 《圖解設計思考》:找出問題的創意解方 |
摹繪法,讓圖面更清楚。 | 《圖解設計思考》:找出問題的創意解方 |
設計思考的第一步:重新定義問題,或是拆解成一系列的小問題。 | 《圖解設計思考》:找出問題的創意解方 |
打造夠水準的服務,往往存在規模化(使用人數)的最低門檻。 | 《平台假象》:小眾平台更具優勢 |
「先行者優勢」關鍵在於:應用關鍵技術解決顧客的迫切痛點,藉以”快速取得相對規模”。 | 《平台假象》:小眾平台更具優勢 |
顧客依賴心理(忠誠度)取決於習慣、搜尋成本(找替代選項)、轉換成本(轉換到替代選項)。 | 《平台假象》:小眾平台更具優勢 |
平台的核心價值:促成與強化連結。 | 《平台假象》:小眾平台更具優勢 |
Getting Things Done (GTD) 包括捕捉 (Capture)、理清 (Clarify)、整理 (Organize)、回顧 (Reflect)、執行 (Engage)。 | 《搞定》:不要只用一張待辦清單 |
待辦清單系統應該包括:專案清單、行事曆、下一步行動清單、等待清單、將來/也許清單、參考資料。 | 《搞定》:不要只用一張待辦清單 |
兩分鐘定律:少於兩分鐘的任務,立刻處理。 | 《搞定》:不要只用一張待辦清單 |
任何事只要放在不該放的地方、或是不知道執行方法,就是「開放式迴路」。 | 《搞定》:不要只用一張待辦清單 |
遺忘,根據自身的價值觀,選擇記住什麼。 | 《思考整理學》:如何整理你的卡片盒? |
真正的整理是質變,不是去蕪存菁。 | 《思考整理學》:如何整理你的卡片盒? |
閱讀時,我們斷斷續續… 優秀的讀者,似乎知道在文本何處,找到我們需要的資訊。 | 《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麼》:無法真的讀懂一本書 |
閱讀時,我們領略文字的方式並非一次一字,我們一次看進一堆字,像灌水一樣一口吞下。作爲讀者,我們同時(一口氣)做以下的事:1. 讀一句話… 2. 搶先閱讀後面好幾句話… 3. 意識到剛才讀到的句子… 4. 想像下一句話發生什麼事… | 《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麼》:無法真的讀懂一本書 |
口碑行銷必須幫早期採用者回答兩個問題:我為什麼要跟朋友說?我要告訴他們什麼? |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 |
出現頻率等於信任。專注於一件事,然後不斷不斷地講。 | 《這才是行銷》:定義你的最小可行市場 |
請記住,每當你銷售產品並解決問題時,就會出現一個新問題。因此,在創造銷售漏斗時,你需要問:「下一個需要解決的明顯問題是什麼?」 |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
你能為這個世界提供什麼價值?你可以問自己這個問題:「有什麼我希望有、但當前世界中並不存在的事物?」 |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
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五,我在行事曆留下四個小時進行AAR(行動後評估)。 |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
打造免費、有價值且一致的內容,是你與受眾建立信任的方式。其中,最難的部分是「保持一致」。 |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持續提供免費、有價值的內容 |
好的產品循環設計:依序驗證商業模式裡頭的各項假設、是一系列的實驗設計、可以控管風險與資源。 | 《精實新創之道》:大企業可以再度精實創業嗎? |
用實驗與學習,取代按時、按預算的計畫與預測。 | 《精實新創之道》:大企業可以再度精實創業嗎? |
找出商業模式裡頭最具風險、最沒信心的假設,作為「精實創業」起點。 | 《精實創業》:打造你的最小可行商品 |
價值假設:產品/服務能提供價值給顧客。 | 《精實創業》:打造你的最小可行商品 |
產品循環:開發—評估—學習,追求每次循環所需的總時間與資源降到最低。 | 《精實創業》:打造你的最小可行商品 |
建立點子資料庫,把有用的知識片段統一存起來,並且依照主題分類。 | 《自由書寫術》:在時限內不停地寫 |
當你想找尋某個東西時,你就會發現它的存在;而當你沒有刻意尋找時,重要的觀念或資源有可能就等於不存在一樣。 | 《自由書寫術》:在時限內不停地寫 |
閱讀是為了得到可行的概念,而得到可行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閱讀時採取主動。 | 《自由書寫術》:在時限內不停地寫 |
平台與產品是完全相反的概念,平台讓供需雙方進入同一個空間,或者吸引他們進入同一個空間內,針對問題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 《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如何跨書本閱讀 |
法國人類學家 Claude Levi Strauss 的「拼貼知識」(bricolage):從無窮無盡的過剩資訊中,留下必要的,串聯起來創造新知。 | 《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如何跨書本閱讀 |
非線性成長(又稱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一個網路的節點越多,那麼整個網路和該網路內的每個節點的價值也就越大。 | 《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如何跨書本閱讀 |
哈佛大學 Marco Iansiti 教授定義的「平台」,意指成員可以透過各種接觸點與介面,建立問題的解決方案。 | 《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如何跨書本閱讀 |
把窘境的那一句話寫到 Phrase Stock。 | 《英語日記BOY》:學語言先建立片語庫 |
當生活中遇到不知道怎麼用英語講的情境,先把它記下來,在英語時間制度再找出怎麼講才正確。 | 《英語日記BOY》:學語言先建立片語庫 |
其實只要「能在瞬間說出英語短句」,就是會說英語的人。 | 《英語日記BOY》:學語言先建立片語庫 |
人才招募建議採用「同儕共識決」。換句話說,讓未來會一起共事的同事來共同決定是否聘用。 | 《Google模式》:Google三大創新秘訣 |
成功的產品/服務,至少要有一項技術洞見(breakthrough technology)。 | 《Google模式》:Google三大創新秘訣 |
創意可能源自於每一次的閒聊。因此,辦公室設計應該是人與人互動的空間,是吵雜的,同時再搭配幾間,需要靜下心思考時使用的僻靜設施。 | 《Google模式》:Google三大創新秘訣 |
試著吸引「能獨立思考的工程師」加入團隊,因為人對了,什麼都對了。 | 《Google模式》:Google三大創新秘訣 |
依使用情境建立清單:專案任務、微型任務 (10分鐘以內)、追蹤任務(定期提醒)。 | 《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怎麼寫才會做 |
卡片盒筆記分為以下三種:Fleeting (稍縱即逝的靈感)、Literature (來自文獻的他人知識)、Permanent (連結產生的個人觀點)。 | 《卡片盒筆記》:用 Notion 做卡片盒筆記 |
在開始寫之前,先決定好這一頁筆記的主題。 | 《卡片盒筆記》:用 Notion 做卡片盒筆記 |
1句話的微型輸出:1. 利用 Inoreader 與 Readwise 零碎閱讀網路資訊;2. 至少寫下1句話;3. 直接在手機上操作,分享到 Facebook。 | 《知識,可以這樣賣》:縮小知識輸出的規模 |
北極星指標,只專注於1個指標:電子報訂閱數。 |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把興趣當飯吃 |
藍色:大量事實;紅色:重點/修改/決策;綠色:個人觀點 | 《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如何強迫思考發生? |
開放性工作 → SOP/標準化工作流程 → 封閉性工作 | 《為何一流外商企劃都習慣列出早晨清單》:跟一流外商企劃學習,如何管理你的辦公桌提升工作效率? |
傳統的行銷只在宣揚產品功能,沒有具體的人物與故事。 | 《把好事說成好故事》:你的品牌故事 |
矽谷流簡報的製作流程:決定路標(背景、人物、衝突、大創意、結局) → 下標題 → 找出搭配的視覺元素。 | 《矽谷流萬用敘事簡報法則》:簡報只要三幕劇加一句話 |
每個月一次,從收入開始,預估未來18個月的現金水位、各案損益(收入、費用與淨利)。 | 《好懂秒懂的財務思維課》:搞懂3個財務數字就好 |
好設計的特點:容易發現 (在哪裡做)、容易理解 (該怎麼做)。 | 《設計的心理學》:跟 Apple 學產品設計 |
設定創作的目標和期限,例如「出版一本書」、「每年研發一個線上課程」、「每年收入要增加 10%」等。 | 《暢玩一人公司》:一個問題讓你年薪千萬 |
中價位課程 A:你的主力商品之一,定價在 1000 元以上,但不要超過 3000 元。目的是「學費X人數=賺錢」。 | 《暢玩一人公司》:一個問題讓你年薪千萬 |
職掌(想要他做什麼、他需要什麼能力) → 效益(能幫公司賺多少錢) → 薪資(那應該給他多少錢) |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好規則,員工自己動起來 |
績效獎金:績效落實時,才發放的獎金。「不見現金,不認帳」。 |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好規則,員工自己動起來 |
Capture 的關鍵是流暢度,思考如何從流暢地把線上文章、youtube、Email 等外部資訊抓到第二大腦的 Inbox(視為緩衝區)。 | 《打造第二大腦》:捕捉→歸檔→連結→表達 |
懸念力:1. 不尋常或危機;2. 有果無因(先寫再搬、關鍵留白) | 《寫作革命》:三步驟寫出爆紅文章 |
會議都是從閉嘴閱讀「會議資料」開始,避免不必要的提問。 | 《亞馬遜會議》:能不能”不”開會? |
Organize 的關鍵是自然、不多花力氣,建議分成短期的 Projects、長期的 Areas、未來的 Resources、封存的 Archives。 | 《打造第二大腦》:捕捉→歸檔→連結→表達 |
每個選擇都需要耗費精力,因此「預設選項」將人推向預期行為。 | 《選擇,不只是選擇》:引導別人做選擇 |
10天內提前付款,可享2%的降價折扣。 |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好規則,員工自己動起來 |
「關於我」怎麼寫? | 《暢玩一人公司》:一個問題讓你年薪千萬 |
PBL的L (Leaderboards) 排行榜。即時(定時)更新;只宣布前三名。 | 《遊戲化教學的技術》:上課就像玩遊戲 |
隨機組合法是最入門的練習方式,每天抽10分鐘,隨便找兩三個元素組合,看看可以想出什麼。 | 《寫作革命》:三步驟寫出爆紅文章 |
好設計就是良好的溝通:1. 可以做什麼、2. 剛才發生了什麼、3. 即將發生什麼、4. 事情出錯 (該怎麼解決)。 | 《設計的心理學》:跟 Apple 學產品設計 |
「為行動而組織資訊」,就是根據此刻正全心投入的專案來組織資訊。 | 《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不再找資料 |
找出自己的優勢,集中所有資源加強它,其他功能”夠好”就行 (不盲從,別人有的功能你不一定要有)。 | 《設計的心理學》:跟 Apple 學產品設計 |
刻意保留20%的產能。刻意的「空白」反而可以讓效能提升。 |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好規則,員工自己動起來 |
選項少於3個,爭取第一個選項 (近因);選項多於3個,爭取最後一個選項 (遠因)。 | 《選擇,不只是選擇》:引導別人做選擇 |
「選擇架構」包括預設選項、排序、多少個選項。 | 《選擇,不只是選擇》:引導別人做選擇 |
有價值的人工作業流程 → 最小可行商品 MVP | 《極簡創業家》:新創事業的極簡四步驟 |
專案啟動:在紙本筆記寫下想法、搜尋第二大腦、連結/搬移到專案、設定時間表 | 《打造第二大腦》:捕捉→歸檔→連結→表達 |
每天寫200字、每週寫2篇文章、每年1門線上課程。 | 《一人創富》:知識變現的文章模板 |
關注「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了解公司值不值錢。 | 《好懂秒懂的財務思維課》:搞懂3個財務數字就好 |
私人領域(Areas)與公開資源(Resources)。 | 《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不再找資料 |
每一案單獨計算收入、費用與淨利。 | 《好懂秒懂的財務思維課》:搞懂3個財務數字就好 |
“100% is easier than 98%.” by Clayton Christensen | 《一人創富》:知識變現的文章模板 |
新客戶允許的欠款次數:0次(T/T 電匯,意即現金交易);老客戶允許的欠款次數:1次(前帳未清,不再交易)。 |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好規則,員工自己動起來 |
績效獎金要看得到(即時看板)、吃得到(階梯型設計)。 |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好規則,員工自己動起來 |